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
——記全國紅十字系統先進個人、廣東省陽江市紅十字會吳明朗
時間:2024-12-06
近日,中國紅十字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,會議表彰了全國紅十字系統 10 名先進個人。廣東省陽江市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負責人吳明朗被授予 “全國紅十字系統先進個人” 稱號。
吳明朗說:“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大家都很受鼓舞,我們會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,把紅十字事業越做越好!”
用心用情,投身紅十字事業17載
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縣發生里氏8.0級特大地震,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。彼時剛參加紅十字工作不到一年的吳明朗,見證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,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的時刻?!爱敃r很多老人家,還有父母帶著孩子前來為受災群眾捐款,他們眼含淚光的神情,我至今仍歷歷在目?!?/p>
這段記憶十余年來一直激勵著吳明朗投身紅十字事業,“中國人面對災難堅韌不拔的精神,以及對受災同胞的同情心、牽掛和關愛,讓我深信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?!?/p>
多年來,防災減災是吳明朗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。2018年,吳明朗負責組建陽江市紅十字會水上救援隊,組織開展節假日旅游高峰期的沙灘志愿執勤、水上安全宣講活動、大型賽事活動保障和重大災害救援等150余場次,為陽江市每年汛期和旅游高峰期的水上安全保駕護航。
2023年9月,受臺風“??睔堄喹h流影響,廣東陽江多地出現強降雨,多個鎮街受洪水淹浸,緊急避險轉移1.32萬人。9月11日,救援隊在防汛救災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下,吳明朗召集隊員,攜帶動力沖鋒舟、救援獨木舟和救援槳板等裝備參與救援。
“救援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一戶居民,家里老人坐輪椅,被困近兩天,吃飯、用藥都受到影響。我們聯系附近醫院拿了工具,幾名隊員分別抬、頂、拉著輪椅,在很窄的樓梯往下移動,最終安全順利地把老人轉移到室外?!眳敲骼蕦Υ擞∠蠛苌?,他表示,在轉移群眾的過程中遇到的很多難題,都是在日常訓練時沒有的。在一次次訓練和實戰中,他把“防災備災常態化”時刻放在心上,對陽江市紅十字會水上救援隊也不斷提出更高要求。
授人以“救”,幸福來源于安全
“我們平時可能很難遇到一個心臟驟停的人,但燒燙傷、吃東西噎?。獾喇愇锕W瑁?、溺水、中暑、抽搐等意外情況,大家在生活中時不時就會遇到?!?/p>
應急救護培訓也是吳明朗的重點工作。他表示,哪怕是簡單的鼻出血止血操作,許多人的處理方式也存在誤區,“應急救護,是人們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親身經歷的事情”。
“急救,就是要搶時間去救人,要伸出援手,更要敢于出手?!?012年至今,吳明朗負責的應急救護工作領域,共舉辦應急救護培訓500余期。隨著“人人學急救,急救為人人”理念的不斷推廣、越來越多急救成功的案例在社交媒體上傳播,許多原先對學習應急救護不感興趣,甚至一些認為“不吉利”“與自己無關”的市民,也開始覺得學急救是件“大好事”。
“現在越來越多人覺得,大家都學,我不學反而就落后了?!眳敲骼矢锌?。
十幾年來,陽江市紅十字會累計培養應急救護培訓師資200余人,超28000人取得應急救護員證。作為施教者、見證者,吳明朗感受到越來越多人能從學習應急救護知識當中擁有獲得感、成就感和幸福感?!靶腋碓从诎踩??!边@是他一貫的信念。
掛心青年,推動急救課從中小學抓起
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—2030年)》提出,鼓勵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,到2030年將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比例提高到3%及以上。急救培訓證書通常由專業的急救機構或組織頒發,其中就有中國紅十字會頒發的紅十字救護員證。
陽江市紅十字會計劃在2030年前,培訓7萬至9萬名持證救護員,覆蓋全市的每個鎮街,讓更多市民掌握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,真正做到應急時能快速反應、有效施救。如何有效提高紅十字救護員證的比例,尤其是促進青少年群體學習應急救護知識,這個問題讓吳明朗掛心多年。
在吳明朗看來,青少年是應急救護培訓的重點對象,校園是推廣應急救護培訓的主要陣地。他認為,不僅要努力推動應急救護進校園,還根據學生年齡段對培訓內容進行科學分級,讓各年齡段的學生都能學習適合的應急救護知識,循序漸進,“把應急救護培訓納入生命教育的一環,讓學生能從容應對突發意外,學會愛護身邊的人,甚至減少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。這可能是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一課。”吳明朗說。
從人道救助、防災減災、應急救援到應急救護培訓,每一件事吳明朗都從頭做、用心做,向困難群眾送去關愛,向市民傳授能守護生命的急救技術,更傳播了“人道、博愛、奉獻”的紅十字精神。吳明朗力求率先垂范,始終向著他心中的理想進發,“希望未來應急救護知識變成一種常識,考紅十字救護員證就好像考駕照一樣平常,大家有更多途徑接觸和學習,讓整個社會更加安全”。
沈炎林 潘心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