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為民之情 做利民之事

——全國紅十字系統先進集體、安徽省合肥市紅十字會工作綜述

時間:2024-11-29

人道的關懷與溫暖,蘊藏在為民服務的每一步里。近年來,安徽省合肥市紅十字會堅持黨的領導,凝聚人道力量,真心服務群眾,保護生命健康,為推動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,在中國紅十字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榮獲“全國紅十字系統先進集體”榮譽。

強基固本  守護生命

“通過學習,以后遇到突發情況時,我能更加科學冷靜地應對,為他人提供幫助?!背埠W院學生胡蘇芹說。9月14日,巢湖學院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站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,向學生們傳授了心肺復蘇、海姆立克急救法、AED(自動體外除顫儀)操作等急救技能,此次培訓獲得在校師生的歡迎和肯定。

目前,合肥市紅十字會已在合肥向遠軌道交通學校、巢湖學院、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三所高校建成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站,已開展培訓29場,培訓救護員1615人,普及培訓4500人。

9月24日至26日,長豐縣紅十字會在雙墩鎮金水岸社區、雙鳳經開區峰湖社區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演練活動,活動由社區博愛家園組織,將應急救護知識送到居民身邊,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。

近年來,合肥市紅十字會先后建成基層紅十字組織322個,博愛家園16個,景區救護站3所,高校救護工作站3個,志愿服務隊10支,紅十字工作深入群眾;大力開展紅十字救護培訓和生命教育,累計培訓救護員8萬余名,普及培訓65萬人次;全省率先在公共場所設置AED急救設備1643套,實現全市公辦中小學、城市街道社區、軌道交通站點三個全覆蓋,已成功挽救6人生命;深入推動紅十字青少年和志愿服務工作,合肥大學、安徽中醫藥大學榮獲“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”稱號,蜀山區美虹社區榮獲“全國學雷鋒最佳志愿服務社區”稱號。

民生在心  枝葉關情

今年“5·8人道公益日”期間,合肥市長豐縣紅十字會發起“寒門準大一新生的第一筆生活費”互聯網籌資項目,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,幫助全縣50名困難準大一新生順利入學、安心學習。

近年來,合肥市紅十字會匯聚人道力量,“紅十字博愛送萬家”活動累計籌集款物525.64萬元,慰問困難家庭1.43萬戶;累計幫助白血病、先心病兒童478名,申請天使救助金1558.5萬元;同時,市紅十字會創新籌資渠道,積極探索互聯網+籌資的新模式,連續8年組織項目參與騰訊公益互聯網籌資,累計申報項目97個、籌款800余萬元。

合肥市紅十字會努力在健康中國、應急能力建設中發揮作用,參與疫情防控、搶險救災,近年來累計接收社會捐贈款物價值約2.3億元,及時運往受災一線。做好公示公開,助力抗疫抗洪,援助災后重建,先后榮獲中國紅十字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,安徽省紅十字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、防汛救災先進集體等榮譽。

2020年7月,合肥市發生洪澇災害,市紅十字會緊急動員,向防汛一線官兵捐贈50臺烘干機,幫助官兵解決連日陰雨導致衣服潮濕干不了的困難,該項工作被各級媒體廣泛報道。

生命至上  溫暖相助

合肥市紅十字會聯合多部門關心好人、幫助好人,溫暖奉獻愛心的人。持有《合肥市無償獻血榮譽證》,可在合肥市范圍內享受“五免”政策,即免費游覽政府主辦的旅游風景區,免費乘坐城市公交,免費乘坐地鐵,免普通門診診查費,免費停車。在省內部分城市如黃山市等,還可以享受除乘坐地鐵之外的“四免”政策。這些溫暖的舉措溫暖了志愿者的心,也讓更多人愿意參與紅十字事業。

合肥市紅十字會還組織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、優秀志愿者等組成宣講團,深入高校、社區開展“三獻”知識宣講,今年以來先后在安徽中醫藥大學、安徽醫科大學、安徽藝術學院、合肥大學、美虹社區、竹西社區等地開展宣講10場,普及培訓學生、群眾2000余人,廣泛傳播“人道、博愛、奉獻”的紅十字精神。

近年來,合肥市紅十字會聚焦生命關懷,推動無償捐獻,目前全市已有200位百次獻血者,其中2位300次獻血者,95位捐獻全血達1萬毫升以上的獻血者,第八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;全市入庫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.8萬名,累計實現捐獻131例,居全省首位;遺體、器官、眼角膜累計登記志愿者5.5萬名,累計實現捐獻1300余例,占全省40%。一粒粒善良的種子,孕育了愛與奉獻的故事,“三獻”志愿者的努力,讓愛心匯聚、生命延續。

張妍